三峡文言文的景物描写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?
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运用了正面描写。(山多)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运用了侧面描写。(山高、陡)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运用了正面描写。
(水势大)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运用了侧面描写,使人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
绝巘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动静结合。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使人联想到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!”引用,从侧面描写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。
渲染了三峡之秋的悲寂凄凉。
文言文《三峡》的景物描写角度:
1.先写山,后写水。
2.写水时按水盛到少水的顺序来写,先写夏水水多流急,再写春冬素湍绿潭,良多峻秀,最后写秋林寒涧肃,哀猿长啸。
三峡描述最好的文言文就是郦道元的《水经注’里面的一篇,从三峡的地貌、传说、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描写
凡景语皆情语,初学写作者,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,要和自己的想法情感相一致。
以文言文写作文写景500字用简体字
现代文:晚秋的时候,万物萧瑟使人的忧愁之情油然而生。然而巴山的景色在晚秋却别有一番韵味。刚刚到达巴山,顺着古道进入,沿路而上,就可以到达山顶。这中间,山水景色醉人,特别是早晚的时候,彩色的霞光犹如五彩的霓裳环绕在山间。等到晨光渐渐照射进云雾之间,山中陡峭的岩石和险峻的山岭的形状就显现出来了。山间也渐渐能听到鸟兽的声音了,这时候俊俏的山脉这才苏醒过来。秋风穿行山间,吹拂着雾气和霞光,犹如美女的玉手浣洗山间的霓裳,拉开山间的沙雾。雾散去之后,才看见秋天萧瑟的落叶把漫山遍野染成了金黄色。我感慨巴山秋天的美景,但想到虽然山色如此秀丽也终究是进入了凋零的时节,不由得感到哀伤。我再次观看山间的秋景,只看见寒冷的秋水感知到了我的悲伤而将悲伤也化入了自己的心头,萧瑟的树木得到了我的哀愁之意也愁上眉梢。原来这就是大众所说的秋天的忧愁啊,山色虽然俊美,然而大众常常会为了即将逝去的美妙事物而感到悲伤,因此大众会为秋天感到悲伤,这种情感融入到了秋天的景色之中,因此又显现出了秋天的萧瑟,秋天的悲苦。我现在才明白了,原来这世间,最容易感染事物的不是其他何,而是人的情感,无论群山还是坚硬的石头,情感都可以渗透进去,比水还要强。
文言文:暮秋时节,万物萧瑟而生忧。然巴山(你想写其他山自己改名字)之景却别有韵味。初至巴山,循古道而入之,遂至其巅。其间山色醉人,朝暮之时,霞彩霓裳环绕其间。待晨色渐入云雾之间,陡石峻岭之形渐现。山间遂闻鸟兽之声,俊山初醒。秋风行走山间,吹雾拂霞,若佳人之玉手浣霞彩之霓裳。雾散而云消,始见秋之落木染秀色之山为金。吾感巴山之秋景,然忆之虽为奇幻之景,亦已为凋零之时季,哀愁由此而生。次观山间秋景,但见寒水知悲悲于心,萧树得愁愁上眉。如是谓之秋悲,山色虽美俊,然人多悲于易逝之美,故而悲秋,此情融于秋色,故现秋之萧瑟,秋之悲苦。吾始觉人世间何物最易染于他物,此物谓之情。虽群山坚石,亦能渗之,强于水。